威海充电桩背景(充电桩出现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4年5月18日上午2:31

一、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进程。毋庸置疑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趋势不可逆;在此大背景下,可以预判到的是,电动化是新能源化的优选项之一。所以一个基本的、前提性的判断是:电动化将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第一选项,与之关联的产业链都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大机遇,这其中自然包括充电桩行业了。

二、在上述逻辑起点之下来分析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机会:

1、经过近四五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充电桩行业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波进击,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衍生出了一些具有一定装机量、品牌认知度的“龙头”企业,包括特来电、国家电网、中国普通、星星充电、上汽安悦、浙江万马、南方电网等,这些企业和主体为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奠基和探索,其对产业的历史性贡献不言而喻。

2、但敬佩归敬佩,市场归市场。目前,上述诸位运营商一方面占到了全国市场规模的90%强,另一方面全国的市场总规模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不敢恭维。即便是假设中国充促盟公布的动态统计数据值得信赖,目前全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也才40万台/个出头,这其中还包括占比极高的小功率交流慢充桩,无论是在充电服务覆盖面上、还是在充电服务综合效率上,都与现实需求存在太大的差距。

3、差距即市场空白,空白即商机。大体上说,这个行业的空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充电桩投建规模正与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越来越大的落差,供不应求是铁的事实;二是,已有公共充电桩的交直流比(快慢充比)不合理,亟待优化升级。这两个方面既对目前市场上的几大运营商构成存量负担,又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巨大的“楔入”空间。

4、客观地说,即便目前所谓的40万台/个公共充电桩满负荷运行,也是捉襟见肘,仍需相当大数量规模的充电设备补充进来,让市场布局更饱满、更合理、更高效。很显然,在历经了前几年这波投资、且一时半会难以将投资转化成现实回报的窘境下,第一轮玩家(包括大玩家)已经处于前怕狼后怕虎、进退维谷的境地,后续很难有非常强劲的动因能激发他们继续盲目上规模,这也就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

5、第一波大玩家既要扛住历史负担,又要在不断变幻的各种新场景中谋求突围、进击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残酷的马拉松式的淘汰赛。对于新的进入者来说,可以在总结先行者得失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精准捕捉最佳商业应用场景,把握好投资节奏和进度,稳扎稳打,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并掘得真金。

算的,智能充电桩也是智慧社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在国家重视充电安全的背景下,充电桩飞速发展,正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居民生活。

智能充电桩主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为用户提供更便利、更精准、更高效的充电服务。它支持扫码与刷卡充电两种方式,其中扫码充电大受欢迎,通过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就能轻松充电、接收充电进度,也能远程操控,地下停车场没信号时在家也能充电,并远程完成提前结束充电、续充等。

充电桩主要分为四个时期:1.萌芽期2.培育期3.爆发和洗牌期4.关键发展期又叫新基建时期。

【1】2010年之前为萌芽期

此时充电桩行业还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比亚迪建立了首个电动车充电站;08年为了满足绿色奥运,建设了满足50辆电动大巴需求的集中式充电站;09年上海先行建成商业运营管理的充电站。总的来说,2010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以形式主义为主。

【2】2011-2014为初步发展期又叫培育期

这期间充电桩市场由国家主导,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普天新能源,且以公共汽车或政府内部用车为主,年新增充电桩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以行业摸索为主。

【3】2015-2018的爆发期与洗牌期

2014年11月《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出台,首次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环节与充电设施补贴挂钩,民间资本加入市场;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车桩比达到1:1的发展目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开启,行业爆发,各企业跑马圈地,促使2015年、2016年充电桩增速分别达到743%、233%。由于扩张太快、趋于盲目,建设标准出现一系列问题,2017和2018年充电桩建设增速也骤降到57%、62%,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差距拉大,部分玩家出局,行业洗牌加快。

【4】目前的新基建时期

2019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51.6万台,政策补贴由新能源车向充电设施倾斜,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模式上将产生变革。2020年3月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重视程度加大,窗口期也将缩短,在新商业模式探索、新一轮政策指导作用下,充电桩发展新通道开启,迎来新机遇。

充电桩母头多。背景技术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母头多

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前途非常好

取决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进程。毋庸置疑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趋势不可逆;在此大背景下,可以预判到的是,电动化是新能源化的优选项之一。所以一个基本的、前提性的判断是:电动化将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第一选项,与之关联的产业链都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大机遇,这其中自然包括充电桩行业了。

一、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进程。毋庸置疑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趋势不可逆;在此大背景下,可以预判到的是,电动化是新能源化的优选项之一。所以一个基本的、前提性的判断是:电动化将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第一选项,与之关联的产业链都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大机遇,这其中自然包括充电桩行业了。

二、在上述逻辑起点之下来分析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机会:

1、经过近四五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充电桩行业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波进击,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衍生出了一些具有一定装机量、品牌认知度的“龙头”企业,包括特来电、国家电网、中国普通、星星充电、上汽安悦、浙江万马、南方电网等,这些企业和主体为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奠基和探索,其对产业的历史性贡献不言而喻。

2、但敬佩归敬佩,市场归市场。目前,上述诸位运营商一方面占到了全国市场规模的90%强,另一方面全国的市场总规模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不敢恭维。即便是假设中国充促盟公布的动态统计数据值得信赖,目前全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也才40万台/个出头,这其中还包括占比极高的小功率交流慢充桩,无论是在充电服务覆盖面上、还是在充电服务综合效率上,都与现实需求存在太大的差距。

3、差距即市场空白,空白即商机。大体上说,这个行业的空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充电桩投建规模正与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越来越大的落差,供不应求是铁的事实;二是,已有公共充电桩的交直流比(快慢充比)不合理,亟待优化升级。这两个方面既对目前市场上的几大运营商构成存量负担,又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巨大的“楔入”空间。

4、客观地说,即便目前所谓的40万台/个公共充电桩满负荷运行,也是捉襟见肘,仍需相当大数量规模的充电设备补充进来,让市场布局更饱满、更合理、更高效。很显然,在历经了前几年这波投资、且一时半会难以将投资转化成现实回报的窘境下,第一轮玩家(包括大玩家)已经处于前怕狼后怕虎、进退维谷的境地,后续很难有非常强劲的动因能激发他们继续盲目上规模,这也就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

5、第一波大玩家既要扛住历史负担,又要在不断变幻的各种新场景中谋求突围、进击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残酷的马拉松式的淘汰赛。对于新的进入者来说,可以在总结先行者得失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精准捕捉最佳商业应用场景,把握好投资节奏和进度,稳扎稳打,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并掘得真金。

新基建战略背景下的充电桩被赋予的意义,并不是单纯靠是否盈利就能一言一概之。不管接受与否,一场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赋能的经济社会新变革图景即将展开。

一头连接汽车强国战略,一头连接扩大内需战略,作为新基建的重要落子,充电桩正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

另外,充电桩建设的全面铺开,不仅将按下车联网和智慧能源网的快进键,引领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变革,还为经济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巨大动能,更为抢占发展主动权提升中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铺就新台阶。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