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北斗三号手持终端(北斗的七个功能)

时间:2024年2月21日下午10:03

2010年1月17日凌晨零时12分

2019年4月20日深夜,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系统的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卫星进入工作轨道并进行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2019年6月25日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二十一颗组网卫星、第二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7次飞行。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的系统正式开放,也是让我们的飞机、船只、导弹等高科技武器有了自己独立的导航定位系统,相对更加安全。再则国内的交通运输、气象预报、通信系统、救灾减灾等领域都得到了巨大推动。在未来随着5G的全面普及、物联网的全面发展,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可穿戴式设备、物流机器人等领域也都将会在北斗的加持下更快地走向大众生活中。

北斗三号系统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第三步,建成后将面向全世界提供导航服务。根据北斗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2000年,我国建成了北斗一号系统;

第二步,2012年,建成了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系统,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由完成35颗北斗三号卫星的组网的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相关服务。

这个很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可以辨别出单频的,只是单一的一个频段,而三频的可以在三个频段当中自由的切换,当然,不论是单瓶还是三瓶,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来决定的,自己需要丹萍就选择单品就可以了,三瓶就有点功能浪费,因为价格很高

北斗三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追求进步的自我超越,也是中国迎难而上、攀登科技高峰,不甘落后,迈向航天强国的里程碑。中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自我本色,坚定世界全球卫星导航的“中国态度”。青少年们应该向北斗人学习。努力学习

北斗系统具备导航定位授时和通信数传等强大功能,可向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短报文通信服务,是北斗系统的“独门绝技”。短报文功能是北斗特有的、GPS系统不具备的一项技术突破。所谓的短报文是指卫星定位终端和北斗卫星或北斗地面服务站能够直接通过卫星信号进行双向的信息传递。从功能上看,其他卫星导航系统仅能无源定位,因而用户只能知道“我在哪”。而北斗系统用户则不同,不但知道“我在哪”,还能告诉别人“我在哪”“在干什么”。北斗系统开创了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基础上,可提供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其中,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能为全球特许用户设计开通短报文通信服务,支持每次560比特(40个汉字);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可向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支持用户数量从原有的50万提高到1200万,发送能力从原有的120个汉字提高到1000个汉字,既能传输文字,还可传输语音和图片。

此外,北斗三号系统的国际搜救服务检测概率优于99%,具备返向链路确认能力,显著增强遇险人员求生信心。星基增强服务具备一类垂直引导进近(APV-I)能力,填补了我国星基增强服务空白。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为中国及周边地区国土测绘、精准农业、自动驾驶等领域用户提供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地基增强服务,已形成全国高精度一张网,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等增强定位精度服务。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