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机键进入待机模式后,可以按拍照键、录音键、摄像键选择自己想要的模式。只要按一下摄像键,机器会自动进入录像状态,再按一下即可停止录像。按下录音键机器立即录音。按一下拍照键,听到“咔嚓”一声,表示拍照成功,可以拍出与摄像状态同等分辨率的照片。按回放键可以分别进入存储的文件夹内查看,按菜单键可进行设置。
2.录像分段功能。按一次菜单键可选择视频分段,录影分段有3分钟、5分钟、10分钟、10分钟可选择。录影时视频以设置时间分段自动保存为一个文件。默认分段时间为“15”分钟。
用于规范城管执法活动的《城市管理执法办法》的出台。执法范围包括住建、环保、工商、食药、交管、水务等领域。政策的出台,将逐步实现执法记录仪的大范围使用,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达到监督的通,重点的也是对现场执法证据的摄取,固定证据。执法人员在外执法过程中,应当佩戴使用执法记录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客观真实的记录执勤执法人员工作情况及相关证据。使用规范:
1、应当及时检查执法记录仪的电池容量、内存空间,保证执法记录仪正常使用。
2、执法记录仪应当佩戴在执法人员左肩部或者左胸部等有利于取得最佳声像效果的位置。
3、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取证时,可以手持执法记录仪进行摄录。
4、因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特殊情况无法使用或者停止使用执法记录仪的,执法人员应当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执法记录仪选取的要素有几点,给你分享一下:
1、轻巧(要有一定的隐蔽性、携带方便)
2、有绑带或者支架,不用手持的(执法的时候你不可能一只手拿记录仪一只手执法吧!)
3、摄像清晰(这是证据,就要看得清楚清晰)
4、拍摄广角大(这就是所谓目光所及,就能留下执法过程了)
5、防水、耐摔等(总会有天气不好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不法分子强记录仪的情况,防水耐摔还是有必要的)我们局是用AEE的,很多配件的,很好用。可惜只有出去巡视和出任务的时候才给佩戴,其他时间我们头都收好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以语言威胁、辱骂等方式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控制情绪。保持头脑冷静,克制情绪,在处置过程中做到与执法无关的话不说,与执法无关的事不做,保证情绪不失控,不与当事人对骂,不以不当言行激化矛盾,授人以柄。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摄录,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口头警告。严正告知交通民警正在依法履行职务,其语言威胁、辱骂交通民警的行为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已被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其立即停止。
传唤带离。口头警告无效的,口头传唤其到公安机关。当事人拒不接受口头传唤的,强制传唤带离现场,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相应手续。
二、以下跪抱大腿、拦警车阻止交通民警离开等方式纠缠和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保持冷静。准确使用规范语言,切忌情绪急躁,用词不当,举止不端,采取过激行为。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摄录,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积极劝导。遇当事人下跪等极端情况,民警应避免站立在下跪人正面,引起误解,可绕至下跪者身后搀扶其起身,或采取半蹲姿势(便于交流和不失尊严地放低姿态,但注意确保安全)进行劝解,但不得采取着警服下跪等非规范动作。告知当事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采取下跪等行为不利于事情解决,公安机关会依法公正、公平处理。其他交通民警注意疏导交通。
口头警告。劝导无效的,严正告知交通民警正在依法履行职务,其下跪抱大腿、拦警车行为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已被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其立即停止。
传唤带离。口头警告无效的,口头传唤其到公安机关。当事人拒不接受口头传唤的,强制传唤带离现场,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相应手续。
做好解释。当事人被带离后,交通民警可主动对围观群众说明事实真相,指出当事人的行为企图逃避处罚,并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避免围观群众误解或恶意解读,甚至引起群众围攻。
三、以锁闭车门、拒不下车接受检查等方式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摄录,取证时应选择适当角度,必要时可一人手持执法记录仪,全面摄录现场情况和执法过程。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确保安全。设置现场警戒区域,劝离、疏散现场周边围观群众及车辆,安排专人维护秩序。选择有利站位,切忌站在被查车辆前、后位置。可采用警车合围或放置破胎器等方法,防止当事人驾车逃跑。
明确警告。对锁闭车门、拒不下车接受检查的,表明交通民警身份后,使用车载扩音器进行口头警告,或出示写有警告语言(例如:停车熄火下车接受检查,否则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条幅、纸板等方式进行警告,严正指出当事人的行为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已被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当事人下车接受检查。
果断处置。对涉嫌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经请示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批准后,使用适当工具(如安全锤,含破窗功能的盾牌、警棍等)破窗。情况紧急时,可使用其他物品。破窗时应选择不易危及车内人员安全的一侧,首选无乘车人的位置,并尽量减少对车辆的损坏,避免人员受伤。
传唤带离。破窗后,口头传唤当事人到公安机关。当事人拒不接受口头传唤的,可强制传唤,徒手将其制服,对人身和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后带离现场,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相应手续。
四、以倒地不起、诬陷交通民警打人等方式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摄录,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保持距离。当事人诬陷交通民警打人时,交通民警要保持冷静,注意方式方法,不被当事人的言行激怒,与当事人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发生肢体接触,以便掌握现场处置主动权。
口头警告。严正告知其行为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执法记录仪已将故意倒地等相关情况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其立即停止。
果断处置。口头警告无效的,口头传唤其到公安机关。当事人拒不接受口头传唤的,强制传唤带离现场,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相应手续。
释法说理。遇群众围观时,民警应继续完成既定执法动作,不犹豫停顿,并主动向群众说明事实真相,争取群众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群众对执法过程进行拍摄,不得强行干涉,不得抢夺拍摄器材或强行要求删除。
五、以撕扯警服、摘警帽,抓挠、推搡、扇耳光、拳打脚踢等方式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注意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摄录,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有条件的,应报告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及时利用街面监控设备对现场情况进行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多名警力在场时,应注意协调站位,选择最佳拍摄角度,必要时可一人手持执法记录仪拍摄。
口头警告。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严正告知交通民警正在依法履行职务,口头警告其撕扯警服、摘警帽,抓挠、推搡、扇耳光、拳打脚踢等暴力行为涉嫌妨害公务,已被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其立即停止。
果断处置。口头警告无效的,应立即向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报告,并快速进行现场评估,不具备警力优势的,请求警力增援,等待期间保持安全距离,暂停与当事人的对话和进一步动作,确需回答的,运用法言法语、简明扼要予以答复。具备警力优势的,应果断采取徒手或使用警械等方式制服当事人,但不得采取对打、互殴等报复性动作。
强行带离。制服后,应当立即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将其约束,对其人身和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后强行带离现场,避免围观。驾车带离时,可使用警报器以增强威慑性。
特殊应对。对警告无效,但不宜直接予以制服的女性、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采取保持距离、选取有利站位等方式避免冲突升级,耐心劝说教育,同时迅速向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报告,需使用强制手段制服的,尽可能进行徒手制服,控制女性执法对象时,避免坐压或接触其敏感部位,并在第一时间带离现场。
六、以驾车冲撞、拖拽交通民警等暴力方式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安全站位。注意观察判断违法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并注视驾驶人的举动,应选择与车辆、车辆可能的运行轨迹保持一定距离的地点站位,严禁站在车辆正前或正后方。驾驶人没有下车前,民警身体原则上不得进入距车体两侧80cm(比常人单臂略长)或车门半径内。
安全防护。遇有机动车驾驶人拒绝停车的,不得站在车辆行驶方向前方强行拦截,或脚踏车辆踏板,将头、手臂等部位伸进车辆驾驶室,不得用手攀扒、拉拽车辆。如当事人强行闯关或故意冲撞,交通民警要及时避让,避免受到伤害。
注意取证。确保执法记录仪始终处于开启状态,收集和固定违法车辆证据,并重点记录车辆牌照号码、驾驶人面貌特征等要素,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摄录,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查控车辆。遇有嫌疑车辆不按指令进入待检区、驾驶人拒不下车,或发现嫌疑车辆有其他企图强行闯卡等情形时,可采用警车围堵或放置破胎器等方法,防止当事人驾车逃跑。对驾车冲撞后逃跑的,要迅速记下机动车号牌、车型、特征、行驶方向等,立即报告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并通知违法车辆行驶方向的交通民警组织拦截,依法处理。除机动车驾驶人驾车逃跑后可能对公共安全和他人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以外,不得驾车追缉,不得拉拽车辆或驾乘人员。
七、以持棍棒等工具、刀具等凶器等方式袭击执勤交通民警行为的现场处置
及时报告。此类行为危害性大,后果严重,应当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立即向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报告,请求多警种警力增援。
保持警戒。违法犯罪嫌疑人持棍棒、刀具等乱砍乱捅的,交通民警应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设置警戒区域,疏散现场无关人员,确保围观群众安全。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注意重点发现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人员。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果断处置。经现场评估不具备警力优势的,在增援警力到达前,交通民警应与其保持安全距离,采取包围或半包围等安全站位,利用警械或现场可以利用的物品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控制,争取将其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避免伤害现场围观群众。具备警力优势的,应使用警棍、催泪喷射器等警械予以制止,情况紧急或执勤执法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可依法使用枪支等武器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武器使用和注意事项应按照公安机关有关规定执行。
强行带离。制服违法犯罪嫌疑人后,应立即使用手铐、警绳等警械将其约束,对其人身和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后强行带离现场。
伤员救治。对于现场有人员受伤的,应及时通知“120”到场救治。在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应采取积极稳妥的救治措施。
八、以索要执法证件的方式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出示证件。当事人不服从管理并索要执法证件的,交通民警首先要主动出示人民警察证件,表明执法身份,但不能把人民警察证件交由当事人查验。其次要向当事人强调:人民警察证是代表交通民警执法身份的合法证明。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全程记录执法过程,并重点摄录违法行为及驾驶人、车辆、环境地点等信息,全面、客观收集交通违法行为材料。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依法告知。依法告知当事人,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证使用管理规定》规定,人民警察证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身份和依法执行职务的凭证和标志。若对执法人员身份有疑问,可事后向公安机关核实,不能作为阻碍交通民警正常执行职务的借口,其应当予以配合。
口头警告。当事人不听解释、继续阻碍执法的,交通民警应立即警告其行为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已被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其立即停止。
传唤带离。口头警告无效的,口头传唤其到公安机关。当事人拒不接受口头传唤的,强制传唤带离现场,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相应手续。
九、以煽动亲属朋友、周边群众或乘车人等方式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保持冷静。交通民警要控制情绪,坚持文明用语、规范执法,避免与群众发生肢体接触,防止因情绪失控失去理智与群众发生冲突。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注意重点摄录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关键人员。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多名警力在场时,应注意协调站位,选择最佳拍摄角度,必要时可一人手持执法记录仪拍摄。
解释教育。注意辨别哄闹对象及其目的:对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讲清法理,说明事理,摆明情理,指出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争取大多数群众和乘车人的理解支持;对以帮助当事人逃避处罚为目的的哄闹,应严正警告其行为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妨害公务的违法犯罪行为,已被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其立即停止。
及时报告。多人聚众哄闹阻碍执法且口头警告无效的,应立即向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报告,并进行现场评估。经评估不具备警力优势的,应请求警力增援,增援警力到达后,迅速控制现场,将带头闹事的主要人员制服,强行带离现场,同时做好群众的释法明理工作。
十、对有未成年人随行的当事人阻碍交通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的现场处置
及时取证。使用执法记录仪拍摄取证,可辅以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摄录,全程记录执法过程。有条件的,请求勤务指挥部门(指挥中心)利用街面监控视频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做好证据采集工作,尽量收集目击群众的联系方式,以便后续取证。
耐心劝说。充分利用其未成年子女在场,指出其行为将会对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教育其应当为子女安全和健康成长着想,当好子女的行为表率,模范守法,配合执法。
依法告知。经劝说无效的,交通民警应依法告知其行为属于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已被执法记录仪完整记录,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责令其立即停止。
妥善处置。对于继续实施阻碍执法行为的当事人,劝说制止无效,确需带离现场的,交通民警可徒手或使用警械将其制服后带离。当事人未成年子女在场时,应确保其安全,要安排民警照看,温言安抚,避免其惊吓跑动造成交通意外。同时,现场处置时,要防止未成年子女突然挤入处置现场造成干扰,或父母拿未成年子女作为抵挡工具、以伤害未成年子女相威胁,增加处置难度。
直接看规定这么界定这事情就ok了吗。
使用执法记录仪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学习,熟悉执法记录仪功能。必须认真学习《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规范》,掌握执法记录仪的相关知识,熟知记录仪的各项功能和使用方法。(二)严格管理使用,妥善保管和保养,保持部件的完整无损、表面清洁,不得自行拆卸、损坏、遗失,不得超越警务工作范围,严禁使用与警务工作无关的功能,及时充电,执法前要保证执法记录仪处于状态良好,保证电量和储存空间充足。(三)结合实际工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执法记录仪使用制度,特别是要结合执法记录仪使用,针对日常执法活动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为规范执法提供制度保障。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