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充电桩类型一般充电桩主要分为自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自用充电桩为私人充电桩,一般安装在自己车库或者小区楼下,不对外使用;公共充电桩则类似加油站,一般由相关机构建立,面向各大电动车车主采取的收费性质的充电模式。
2.
充电桩模型充电桩主要分为立式充电桩和壁挂式充电桩。立式充电桩就类似加油站的加油柜,主要适用于服务区,市区等户外,而壁挂式充电桩则需依靠墙壁建立,适用于个人安装在小区或者车库。
3.
充电接口不同目前市场上充电桩大多是一对一即一个充电桩充一辆车,当然也有一对多,在公交停车场有部分是使用多充式充电桩,同步支持多台车辆充电。
4.
充电类型主要分为直流充电桩及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多数为家用,小电流、桩体较小、充电时间稍长,适用于自用电动车,多用于车库,小区等,而直流充电桩一般是大电流、桩体大、充电速度快,适用于电动大巴、电动出租车、工程车等。充电桩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来充电桩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充电桩服务商也会为大众提供智能、快捷的充电桩服务,满足众多新能源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
充电桩主要分为四个时期:1.萌芽期2.培育期3.爆发和洗牌期4.关键发展期又叫新基建时期。
【1】2010年之前为萌芽期
此时充电桩行业还处于探索阶段,2006年比亚迪建立了首个电动车充电站;08年为了满足绿色奥运,建设了满足50辆电动大巴需求的集中式充电站;09年上海先行建成商业运营管理的充电站。总的来说,2010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以形式主义为主。
【2】2011-2014为初步发展期又叫培育期
这期间充电桩市场由国家主导,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普天新能源,且以公共汽车或政府内部用车为主,年新增充电桩不足仅几千台,市场规模还很小,以行业摸索为主。
【3】2015-2018的爆发期与洗牌期
2014年11月《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出台,首次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环节与充电设施补贴挂钩,民间资本加入市场;201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车桩比达到1:1的发展目标,大规模的投资建设开启,行业爆发,各企业跑马圈地,促使2015年、2016年充电桩增速分别达到743%、233%。由于扩张太快、趋于盲目,建设标准出现一系列问题,2017和2018年充电桩建设增速也骤降到57%、62%,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差距拉大,部分玩家出局,行业洗牌加快。
【4】目前的新基建时期
2019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51.6万台,政策补贴由新能源车向充电设施倾斜,行业逐渐成熟,部分企业也开始盈利,而行业的方向由建设端向质量更高的运营端转移,在技术、市场、盈利模式上将产生变革。2020年3月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重视程度加大,窗口期也将缩短,在新商业模式探索、新一轮政策指导作用下,充电桩发展新通道开启,迎来新机遇。
答:节能减排的大方向不会变,充电桩行业市场现状并不像许多专业人士预估的那样,呈井喷式的发展,其原因是城市安装充电桩的位置受到制约,布局难以延续,也有收费和充电车辆看护的问题。
目前国内特来电、星星充电和国家电网公司已然成为了公共充电桩行业三大巨头,截至2019年三家份额分别为28.7%、23.3%、17%,共计69%,保有量达35.6万台,拉开后面的企业一大截,行业集中度高。
充电桩是一种设备,用于为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充电。其作用类似于加油站,但是提供的是电力服务。充电桩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两种类型。
公共充电桩一般由政府或第三方公司提供,放置在公共场所或停车场等地方,供大众使用。
私人充电桩则是由个人或机构自行购置,安装在私人车库或停车位上,方便车主随时为自己的车辆充电。中国的充电桩市场近年来呈爆发式增长,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加深,充电桩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充电桩的智能化、服务化、多样化等方向也将成为未来充电桩的发展趋势。
个人观点供参考:
充电桩板块深度分析:
充电桩的市场发展非常好。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充电桩市场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最大的障碍就是充电桩时长的普及不完善。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大的趋势,所以说充电桩市场未来会发展的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关于这个问题,开设充电桩店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研究市场需求:了解当地电动车数量、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情况等。
2.找到合适的地点:选择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足的地点。
3.确定业务范围:包括充电服务、电动车配件销售、维修服务等。
4.申请相关证照:包括开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消防安全证等。
5.购买充电桩设备:选择符合当地标准的充电桩设备,保证充电速率和安全性。
6.招聘员工:招聘专业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7.推广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开业信息,吸引消费者到店。
8.建立客户关系:提供免费试用、优惠活动等,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
9.持续改进:关注市场变化,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和业务范围,提高竞争力。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