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技术标准及要求(国内电车充电桩的标准)

时间:2024年3月13日下午6:30

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相关标准主要分为三种:国家标准、国家电网标准以及能源局标准三种。

1.国家标准2011年国家标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通用要求、交流与直流、充电机与BMS通信,具体如下:(1)《GBT18487.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2)《GBT20234.1-201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3)《GBT27930-201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其中2011标准是基于2006年的充电桩标准GBT20234-2006,完善接口说明,统一直流充电协议,是目前在运营的充电桩和电动汽车标准。2015标准修正和补充了2011标准中不足,其主要是为了解决了车与桩兼容性问题,和解决使用中的安全问题。2.能源局标准能源局标准,也称为行业标准,主要有以下两个:(1)《NBT33008.1-2013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2)《NBT33008.2-2013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2部分:交流充电桩》。主要规定了交/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能、通信方式、安全防护、电磁兼容等检测方法与检测要求,是目前市面上投入运营的充电桩必须过检的权威标准。

3.国家电网标准国家电网标准,也称为企业标准,主要有以下两个:(1)《QGDW1591-2014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验技术规范》;(2)《QGDW1592-2014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验技术规范》。

是充电功率、输出电压、电流等。充电功率是指充电桩每小时所提供的电能,一般单位为kW。输出电压和电流是充电桩输出的直流电参数,电压单位是V,电流单位是A。这两个参数同时影响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此外,还有充电桩的接口类型和充电模式等指标。接口类型包括CHAdeMO、CSS、GB/T等,充电模式包括快充和慢充等。不同类型和模式的充电桩适配不同的电动车,也对充电速度和充电效率有影响。总体来说,是影响充电速度、效率和适配性等方面的关键指标。

据统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大概有106万辆规模,但是只有充电桩将近9万个。按国际上通常所要求的电动车与充电桩至少达到1:1比例或更高的配置标准,充电桩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比例是多少——简介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明确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

其中,新建公交车充换电站3848座,出租车充换电站2462座,环卫、物流等专用车充电站2438座,公务车与私家车用户专用充电桩430万个,城市公共充电站2397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50万个,城际快充站842座

1、要依插座的距离,设置不同的充电线长度。每个充电桩的插座之间需间隔80~100cm,同时为了保证充电车辆的进出顺利,还要进行电源线的走线距离、距离停车位的位置测量,确保其他车辆能正常出入。

2、需检查信号强度,具体安装插座时可以提前做好标记,测试地下车库的信号是否稳定。

3、由于地下车库无法和地上的光线相提并论,因此要确定光线是否充足,才能便于人们使用。

4、明确地下车库是否有潮湿渗水,明确配电箱位置,在此之前需保证充电桩已正确连接零火线。同时,这些操作都需要由持电工证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并安装充电桩,才能确保安全性。

充电桩(栓)技术要求:

1、环境条件要求

①工作环境温度:-20℃~+50℃;

②相对湿度:5%~95%;

③海拔高度:≤1000m;

④安装地点:户外;

⑤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

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

设备应能承受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2、结构要求

①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

②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③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

④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⑤桩(栓)体底部应固定安装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基座上。基座面积不应大于500mm×500mm;

⑥桩(栓)体外壳应采用抗冲击力强、防盗性能好、抗老化的材质;

⑦非绝缘材料外壳应可靠接地;

3、电源要求

①输入电压:单相220V;

②输出功率:单相220V/5KW;

③频率:50Hz±2Hz;

④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单相220V±15%;

4、电气要求

①插头与插座正确连接确认成功后,带负载可分合电路方可闭合,实现对插座的供电;

②漏电保护装置应安装在供电电缆进线侧;

③低压配电设备及线路的保护应满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中的相关规定;

④对IT系统配电线路,当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应由绝缘监察装置发出音响或灯光信号,当发生第二次异相接地故障时应由过电流保护电器或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切断故障电路;

⑤照明配电系统中,照明和插座回路不宜由同一回路供电。插座回路的电源侧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其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

6、安全防护功能

①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

②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的漏电保护功能;

③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

④交流充电桩(栓)应具有阻燃功能;

7、IP防护等级

交流充电桩(栓)应遵守IP54(在室外),并配置必要的防雨、防晒装置;

8、三防(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保护

充电机内印刷线路板、接插件等电路应进行防潮湿、防霉变、防盐雾处理,其中防盐雾腐蚀能力满足GB/T4797.6-1995《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尘、沙、盐雾》中表9的要求,使充电机能在室外潮湿、含盐雾的环境下正常运行;

9、防锈(防氧化)保护

充电桩(栓)铁质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的金属外壳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

10、防风保护

安装在平台上的充电机以及暴露在外的部件应能承受GB/T4797.5-9《电工电子产品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中表9规定的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处相对风速的侵袭;

11、防盗保护

电桩(栓)外壳门应装防盗锁,固定交流充电桩(栓)的螺栓必须在打开外壳门后方能安装或拆卸;

12、温升要求

1、环境条件要求

①工作环境温度:-20℃~+50℃;

②相对湿度:5%~95%;

③海拔高度:≤1000m;

④安装地点:户外;

⑤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0.3g;

⑥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

⑦设备应能承受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并且安全系数应大于1.67;

▲2、结构要求

①交流充电桩(栓)壳体应坚固;

②结构上须防止手轻易触及露电部分;

③交流充电桩(栓)应选用厚度1.0以上钢组合结构,表面采用浸塑处理,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充电桩(栓)应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

④充电桩(栓)应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应提供必要设施,以保证能够正确起吊、运输、存放和安装设备,且应提供地脚螺栓孔;

⑤桩(栓)体底部应固定安装在高于地面不小于200mm的基座上。基座面积不应大于500mm×500mm;

⑥桩(栓)体外壳应采用抗冲击力强、防盗性能好、抗老化的材质;

⑦非绝缘材料外壳应可靠接地;

▲3、电源要求

①输入电压:单相220V;

②输出功率:单相220V/5KW;

③频率:50Hz±2Hz;

④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单相220V±15%;

▲4、电气要求

①插头与插座正确连接确认成功后,带负载可分合电路方可闭合,实现对插座的供电;

②漏电保护装置应安装在供电电缆进线侧;

③低压配电设备及线路的保护应满足《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中的相关规定;

④对IT系统配电线路,当第一次接地故障时,应由绝缘监察装置发出音响或灯光信号,当发生第二次异相接地故障时应由过电流保护电器或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切断故障电路;

⑤照明配电系统中,照明和插座回路不宜由同一回路供电。插座回路的电源侧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其额定动作电流为30mA;

▲5、安全防护功能

①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急停开关,可通过手动或远方通信的方式紧急停止充电;

②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的漏电保护功能;

③交流充电桩(栓)应具备输出侧过流和短路保护功能;

④交流充电桩(栓)应具有阻燃功能;

充电桩国标的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主要包括交流/DC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充电系统通用要求《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DC充电通信协议《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三大系列标准。

后两项标准已于近日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技术评审,这意味着充电桩接口新国标的标准已基本完成。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项标准的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桩新国标的发布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同时,这将有利于国内试点城市大规模建设充电桩设施,使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井喷态势。据了解,《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和《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主要针对充电桩充电温度监控、机械锁与电子锁联动、过载与短路保护等。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