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市场前景(县城充电站有前景吗)

时间:2024年3月1日下午4:05

有前途。因为充电桩安装维修的职责是

1.负责公司充电站内电气专业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技术管理、检修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2.负责充电桩设备的维修、检测等工作,对充电场站管理及操作人员进行电力操作等的安全知识培训。

3.做好各项维修项目的维修记录,统一归档保存。

4.及时掌握所辖专业设备的检修、运行情况及存在的缺陷,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确定合理的运行方式,控制检修质量等等。技术性很强,前途无量

按照现在的发展潜力来看,电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将来的趋势。所以,在县城充电站应该还是有前景的。可以提前布局。

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1、政策扶持:近年来,公安部门亦先后多次下发关于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的通知,各地也逐步将电动车火灾纳入消防条例,小区开始规范安全充电问题。

2、市场需求:中国上亿的电动车市场,每天就能达到上亿次的充电需求,不管是新国标还是旧版电动车,只要是电动车就有充电的刚需;在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的大环境下必然成为热门头项目。

有前途。1.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维修充电桩的工作将会更加重要。而且充电桩的维修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通人一般无法进行操作,这也助长了这项工作的前景。2.另外,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绿色环保的重视,未来电动车的市场份额有望不断扩大,这也将会带来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电动汽车充电站由配电系统、充电系统、电池调度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四部分组成,站内有三台或以上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和非车载充电机,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和更换电池的服务。电动汽车充电站是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在国家密集的产业政策支撑以及大力补贴下,我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在过去的几年里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其中2014年的销量为8.5万辆,同比增长382.9%;2015年的销量为33.1万辆,同比增长289.5%;2016-2017年,尽管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下滑,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趋势。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带动了充电站数量的增长,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可行性评估报告》显示,2014年底我国共建设完成充电站723个,到2017年底已经超过一万个。

同时,充电站为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未来,电动汽车充电站或充电桩在国内的分布将会更加广泛,从而推动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充电站市场是由具有行业优势的几家大型企业首先涉入而发展起来的,随着充电站市场的放开,民营企业逐渐进入该市场。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主体可以分为五类:电网公司、能源公司、汽车厂商、商业地产和其他企业,其中电网公司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为主,能源公司有中石化、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汽车厂商有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团、特斯拉、比亚迪等,其他企业中普天新能源、富电科技、特来电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国充电站行业处于快速增长期,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该领域,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一、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进程。毋庸置疑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趋势不可逆;在此大背景下,可以预判到的是,电动化是新能源化的优选项之一。所以一个基本的、前提性的判断是:电动化将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第一选项,与之关联的产业链都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大机遇,这其中自然包括充电桩行业了。

二、在上述逻辑起点之下来分析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机会:

1、经过近四五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充电桩行业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波进击,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衍生出了一些具有一定装机量、品牌认知度的“龙头”企业,包括特来电、国家电网、中国普通、星星充电、上汽安悦、浙江万马、南方电网等,这些企业和主体为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奠基和探索,其对产业的历史性贡献不言而喻。

2、但敬佩归敬佩,市场归市场。目前,上述诸位运营商一方面占到了全国市场规模的90%强,另一方面全国的市场总规模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不敢恭维。即便是假设中国充促盟公布的动态统计数据值得信赖,目前全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也才40万台/个出头,这其中还包括占比极高的小功率交流慢充桩,无论是在充电服务覆盖面上、还是在充电服务综合效率上,都与现实需求存在太大的差距。

3、差距即市场空白,空白即商机。大体上说,这个行业的空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充电桩投建规模正与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越来越大的落差,供不应求是铁的事实;二是,已有公共充电桩的交直流比(快慢充比)不合理,亟待优化升级。这两个方面既对目前市场上的几大运营商构成存量负担,又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巨大的“楔入”空间。

4、客观地说,即便目前所谓的40万台/个公共充电桩满负荷运行,也是捉襟见肘,仍需相当大数量规模的充电设备补充进来,让市场布局更饱满、更合理、更高效。很显然,在历经了前几年这波投资、且一时半会难以将投资转化成现实回报的窘境下,第一轮玩家(包括大玩家)已经处于前怕狼后怕虎、进退维谷的境地,后续很难有非常强劲的动因能激发他们继续盲目上规模,这也就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

5、第一波大玩家既要扛住历史负担,又要在不断变幻的各种新场景中谋求突围、进击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残酷的马拉松式的淘汰赛。对于新的进入者来说,可以在总结先行者得失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精准捕捉最佳商业应用场景,把握好投资节奏和进度,稳扎稳打,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并掘得真金。

充电桩的前景非常看好。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和政府对环保交通工具的支持,充电桩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此外,电动车充电便捷、续航里程增加和充电技术改进也将推动充电桩行业的发展。

充电桩的建设和使用还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对传统石油资源的依赖。因此,充电桩行业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