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和无源: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的轨道是个特殊的混合轨道,跟刚才大家提到的GPS、GLONASS和Galileo是不同的。北斗试验系统是有源的,我们做全球系统,就是无源的,包括GPS、GLONASS和Galileo,它们也是无源的。
简单说,源就像对讲机,对讲机有发射有接收,这就是有源的,导航的计算通过卫星转到地面站算。无源的是光收卫星的信号,自己在那儿算就可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就相当于对讲机和收音机一样。
北斗对标GPS,主要功能是定位,模块是用来定位的硬件设备,作用可以简单理解为电脑之于互联网,是其构成的基础组件,作用主要有定位、导航、授时等。
GPS北斗定位模块应用
定位模块一般都是支持北斗+GPS两套定位系统的,定位模块的作用更像是手机,接收来自基站的信息、可能打电话打短信,定位模块的作用没有手机那么全面,能捕获跟踪到卫星的信号,通过计算得到经纬度、时间等定位信息。
定位模块安装使用是终端用户接触不到的,市面上的定位模块使用要配合软件等,电脑自带的串口一般是RS232,需要配232-485转换器(工业环境建议使用有源带隔离的转换器),转换后RS485为A、B两线,A接板上A端子,B接板上B端子,485屏蔽可以接GND。若设备比较多建议采用双绞屏蔽线,采用链型网络结构。
北斗和GPS都是卫星导航系统,但有以下区别:
1.覆盖范围不同:北斗覆盖中国本土,GPS覆盖全球。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不同:北斗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GPS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
3.信号不同:北斗使用三频信号,GPS使用双频信号。
4.源定位不同:北斗一代是有源定位,北斗二代和GPS使用的是无源定位,但北斗二代保留了一代的有源定位。
北斗有源定位是一种利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定位的技术。与Passive定位不同,有源定位是通过对北斗卫星发送特定的信号,让卫星正确地回应,并从卫星回应中获取位置信息的定位方法。因此,有源定位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相对更优。
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属于有源定位,需要用户终端主动发送信号,可靠性较差,最新的第二代北斗导航系统已采用了类似GPS的无源定位技术。即用户至少接收4颗卫星信号来定位。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系统构成有: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地面中心站、用户终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双星定位”:以2颗在轨卫星的已知坐标为圆心,各以测定的卫星至用户终端的距离为半径,形成2个球面,用户终端将位于这2个球面交线的圆弧上。地面中心站配有电子高程地图,提供一个以地心为球心、以球心至地球表面高度为半径的非均匀球面。用数学方法求解圆弧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即可获得用户的位置。由于在定位时需要用户终端向定位卫星发送定位信号,由信号到达定位卫星时间的差值计算用户位置,所以被称为“有源定位”。
1、生产的国家不同:gps是由美国海陆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而北斗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卫星的种类和数量不同:gps和北斗系统的卫星的种类和数量会因为时间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3、所使用的信号不同:gps使用的双频信号;而北斗使用的是三频信号。
4、精准度不同:gps和北斗会因为地区的不同,所定位的精准度也会有所差别,北斗定位更精确一些。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