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充电桩电气系统设计,主回路由输入保护断路器、交流智能电能表、交流控制接触器和充电接口连接器组成;二次回路由控制继电器、急停按钮、运行状态指示灯、充电桩智能控制器和人机交互设备(显示、输入与刷卡)组成。
交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也是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外的一些公共场所,为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提供可控的单向交流电源或三相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需要注意的是,交流充电桩本身并不具备充电功能,它只是单纯提供电力输出,通过连接电动汽车的车载充电机,才能为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由于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的功率一般都比较小,所以交流充电桩无法实现快速充电,交流充电桩也因此被称为慢充。交流充电桩输出功率不会很大,一般为3.5kW、7kW、15kW等。
方式一:地图导航
以高德地图为例,高德地图曾在去年推出“充电地图”这一服务,为车主提供一站式充电体验。使用手机或高德地图车机版都可直接体验这一功能。高德地图方面介绍称,全国超过96%的充电桩信息,都能够得到覆盖。
其方便之处在于,它把市面上目前常见不同品牌的充电运营商,全部整合了进来,用户只需使用高德地图就可寻找自己附近的充电桩,免去了使用不同APP来回切换的麻烦。目前,特来电、星星、国家电网、特斯拉等众多充电桩运营商和电动车企业,都已加入高德充电地图生态。
1、机器输出零线共用1根2.5MM2黑导线连接到对应插座左边接口
机器地线用黑2.5MM2导线接到固定机器膨胀螺丝位置
2、所有导线用扎带进行整理固定
3、固定好圆管或线槽
4、进线需从配电箱处接电,空开使用C-32以上,采用PVC管穿线固定,室外采用户外线进行布线仅供参考。
交流充电桩多,原因如下
充电桩的发展是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发展的。
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四种,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无线充电,还有机械充电。
但是呢,现在主流的还是交流和直流。交流充电桩呢,一般体积比较小,应用在地下车库。
直流充电桩的体积比较大,一般使用在我们的充电站。两种充电桩来说呢,交流充电桩,更好学一些,因为它原理比较简单,直流的要复杂一些。
一、场地限制
充电桩的建设看似简单,其实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因为要涉及到建设场地的问题。这就要一分为二了,第一个方面是场地的管理者不同意安装,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概念还未全面普及,许多管理者对它的了解不那么清晰,所以会担心引发火灾事故、或者安全事故等问题,所以两者之间很难达成一致的协议。
第二个方面就是很多场地都难以满足充电桩的建设标准,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小区,电网线路比较老旧,满足不了高压需求。因为一般充电桩的用电会达到30千瓦左右,而很多小区的用电上限仅为8千瓦。这是让每一个企业都头疼的问题。
二、使用率较低
由于场地的限制,很多汽车厂商都会将充电桩建设在比较偏远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会让车主们绕更多的冤枉路,费时又费力,实用性不大。所以,许多充电桩就被闲置了下来,使用率较低。并且不同的品牌车型,充电桩的规格也是不一样的,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很难做到通用充电,这也是一大难题。
三、成本
成本是阻碍充电桩建设的主要原因,虽然新能源汽车在高速发展,但是目前的市场占有量仍不到百分之十,并且这里面还包括许多新锐汽车品牌,销售总量被稀释了。所以,落到每个汽车厂商里的销量也就屈指可数了。当利润和投出达不到统一的时候,厂家也不敢贸然行事的。
您好,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安装要求有所不同。由于直流充电桩的充电功率比较大,对于电源取电要求比较高,要求变压器必须有足够的负荷容量来支持这么大的功率,很多老旧小区由于没有提前布设线路和变压器,很多小区都是不具备安装条件的。
交流充电桩取电是220V电源,最大充电功率7KW,一般的小区都具备这种安装条件,即是多安装几台这样的交流充电桩也不会影响整个小区的居民用电。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发展的。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有四种,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无线充电,还有机械充电。但是呢,现在主流的还是交流和直流。
交流充电桩呢,一般体积比较小,应用在地下车库。直流充电桩的体积比较大,一般使用在我们的充电站。两种充电桩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