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节能减排的大方向不会变,充电桩行业市场现状并不像许多专业人士预估的那样,呈井喷式的发展,其原因是城市安装充电桩的位置受到制约,布局难以延续,也有收费和充电车辆看护的问题。
充电桩市场份额如何?
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个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5.2万个、星星充电运营13.0万个、国家电网运营8.8万个、云快充运营4.0万个、依威能源运营2.5万个、上汽安悦运营1.8万个、中国普天运营1.4万个、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个。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2%,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9.8%。充电桩行业真正的危险就集中在未来的1年至2年,大量的设备面临老化失修。因为各家都是自有资产,绝大多数企业不会选择整合。结果就是没有导流运营能力的运营商退出,而以物业为单位的微型运营商将成为主流并自主运营充电服务。
充电桩的市场发展非常好。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充电桩市场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最大的障碍就是充电桩时长的普及不完善。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大的趋势,所以说充电桩市场未来会发展的很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前景光明。因为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政府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扶持,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高,用户的体验也逐渐被提升。因此,2022年充电桩行业的前景非常可观。对于充电桩企业来说,未来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积极关注充电桩龙头企业的股票和行业基金,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前景一片光明
一、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进程。毋庸置疑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趋势不可逆;在此大背景下,可以预判到的是,电动化是新能源化的优选项之一。所以一个基本的、前提性的判断是:电动化将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第一选项,与之关联的产业链都将迎来可持续发展的大机遇,这其中自然包括充电桩行业了。
二、在上述逻辑起点之下来分析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机会:
1、经过近四五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充电桩行业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波进击,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衍生出了一些具有一定装机量、品牌认知度的“龙头”企业,包括特来电、国家电网、中国普通、星星充电、上汽安悦、浙江万马、南方电网等,这些企业和主体为充电桩行业的发展奠基和探索,其对产业的历史性贡献不言而喻。
2、但敬佩归敬佩,市场归市场。目前,上述诸位运营商一方面占到了全国市场规模的90%强,另一方面全国的市场总规模仍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不敢恭维。即便是假设中国充促盟公布的动态统计数据值得信赖,目前全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也才40万台/个出头,这其中还包括占比极高的小功率交流慢充桩,无论是在充电服务覆盖面上、还是在充电服务综合效率上,都与现实需求存在太大的差距。
3、差距即市场空白,空白即商机。大体上说,这个行业的空白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充电桩投建规模正与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越来越大的落差,供不应求是铁的事实;二是,已有公共充电桩的交直流比(快慢充比)不合理,亟待优化升级。这两个方面既对目前市场上的几大运营商构成存量负担,又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巨大的“楔入”空间。
4、客观地说,即便目前所谓的40万台/个公共充电桩满负荷运行,也是捉襟见肘,仍需相当大数量规模的充电设备补充进来,让市场布局更饱满、更合理、更高效。很显然,在历经了前几年这波投资、且一时半会难以将投资转化成现实回报的窘境下,第一轮玩家(包括大玩家)已经处于前怕狼后怕虎、进退维谷的境地,后续很难有非常强劲的动因能激发他们继续盲目上规模,这也就在客观上为新进入者创造了足够多的机会。
5、第一波大玩家既要扛住历史负担,又要在不断变幻的各种新场景中谋求突围、进击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残酷的马拉松式的淘汰赛。对于新的进入者来说,可以在总结先行者得失的基础上,取长补短,精准捕捉最佳商业应用场景,把握好投资节奏和进度,稳扎稳打,完全有可能后来居上,并掘得真金。
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1、政策扶持:近年来,公安部门亦先后多次下发关于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的通知,各地也逐步将电动车火灾纳入消防条例,小区开始规范安全充电问题。
2、市场需求:中国上亿的电动车市场,每天就能达到上亿次的充电需求,不管是新国标还是旧版电动车,只要是电动车就有充电的刚需;在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的大环境下必然成为热门头项目。
中国充电桩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早期充电桩市场由国家主导,主要参与者包括国家电网和普天新能源,同时比亚迪为自身生态建设入局较早。2015年《电动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大量社会资本进入行业开启了大规模的投资建设;
2016年后由于竞争加剧,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同时企业差距逐渐拉大。截至2019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51.6万台。2020年初充电桩被正式纳入新基建,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