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一卡一码 台州三门垃圾分类可扫码积分兑奖

时间:2022年10月17日下午2:15

人民网台州8月8日电 早饭后,三门县健跳镇盖门塘村70岁的叶杏玉老人,熟练地将厨余垃圾随手扔进家门口的“可腐烂”垃圾桶。“垃圾分类我们做了大半年了,很简单,会烂的投入绿桶、不会烂的投入灰桶。”叶杏玉说。

早上7时许,该村保洁员叶亚云和清洁员开着保洁车,挨家挨户收集垃圾。她来到叶杏玉家门口,将可腐烂垃圾带桶称重后,用手中的扫描仪器扫了扫桶身二维码进行积分,再将垃圾倒入车上相应的回收桶。

在盖门塘村,不仅每家每户门前的垃圾桶被贴上了二维码名片,一件普通的垃圾也可以有自己的条码。村民老伯喝完水并没有把塑料瓶随手扔进垃圾桶里,他走到一个垃圾分类回收柜前,掏出IC卡往电子屏上一刷,垃圾分类柜自动打印出一张条码,老伯把条码贴到塑料瓶上,投入写有“废纸、塑料制品”的垃圾柜中。

老伯展示着他的IC卡说:“这卡每户都有一张,垃圾回收后,根据条码会有积分打到我的账户里,我就能去商店兑奖品了。”

这台智慧化的垃圾柜就是二维码垃圾分类回收平台,老伯手中的IC卡就是再生物资回收平台智能卡。

中午11时许,叶亚云收集完在村的150多户人家的垃圾桶后就将可腐烂垃圾送到了村内的垃圾资源分解站。厨余垃圾被倒入机器,经碾碎、发酵等一系列程序,变为有机肥。剩余的不可腐烂垃圾,则被拉到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

叶亚云一边忙碌,一边开心地说:“今年村里推出积分兑换礼品后,虽然每天多了一道称重记录的程序,但这一改变,村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高出了许多,错误投放率一天比一天少,我只要稍微再分捡一下就好了。”

盖门塘村在全镇率先探索“互联网+”概念推动源头分类,利用智能卡、二维码识别、物联网云计算技术,采集数据至后台,换算成积分后反馈到村民账户里。积分可用于去指定超市兑换商品和肥料。

其实十多年前的盖门塘村还是健跳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穷小村庄,而今大片的花海、崭新整齐的村舍、整洁的道路已处处展现着盖门塘村的美丽与富饶。

在超市的柜台上,记者看到摆放有分袋包装好的有机肥和花籽。村党支部书记林祥义介绍说:“这些是垃圾分类处理后的有机肥,一部分用来给花海施肥,一部分作为我们村的旅游特色纪念品卖,搭配花籽一起出售,售价每斤十元。”

据悉,盖门塘村每年生产有机肥5.6吨,靠出售有机肥和花籽,每年能产生十余万元的经济效益,基本维持垃圾分类的运维费用。这一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资金循环问题。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以后,村庄环境更美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林祥义笑着说。(尉司晨)

(责编:张帆、吴楠)

二维码
智宇物联平台二维码

搜浪信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17005676号